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2.乐羊子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妻子这一番借织布来讲道理的话,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复还终业”。
• 河南: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 还以与妻:当读作“还,以与妻”(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 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 污其行: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
• 捐:丢弃,舍弃。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 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 无它:它”本指蛇,上古时人们穴居,以蛇为患,见面则问“无它(蛇)乎”。后来转化为“没什么”的意思。
• 成于机杼: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杼,机上的梭子。
• 累寸不已:(倒装句,不以累寸),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积累。
• 若:假若。楚地方言,今保留。
• 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捐,也有“失”义。
• 稽废:稽延荒废。
• 积学:积累学识。
• 日知其所亡: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亡:通“无:没有。
• 何异断斯织乎:也要倒着说,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异:不同。
• 感其言:(倒装句),被这番话感动。
• 复还终业: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等句,然后转叙他事。
• 遗金一饼:一块丢失的金子
• 尝:曾经。
• 还以与妻: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