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章朗读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
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
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
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
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
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
《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
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
《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
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
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
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
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
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
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