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四章

整章朗读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诗 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

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孔子说:“连 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 吗?”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 庄重谨慎。”

为人君,止于仁;为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

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

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

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

此以没世不忘也。

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