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朗读

Man the breed,
人之初,
Of good seed.
性本善。
The same nature,
性相近,
But varied nurture.
习相远。  
With no education,
苟不教,
There’d be aberration.
性乃迁。
To teach well,
教之道,
You deeply dwell.
贵以专。
Then Mencius’ mother
昔孟母,
Chose her neighbor.
择邻处,
Mencius carelessly learned;
子不学,
Shuttles she overturned.
断机杼。   
Dough, as hight,
窦燕山,
Managed so right.
有义方,
His five sons,
教五子,
Became famous ones.
名俱扬。   
What’s a father?
养不教,
A good teacher.
父之过。
What’s a teacher?
教不严,
A strict preacher.
师之惰。   
An unschooled child
子不学,
Will grow wild.
非所宜。
A poor-learning youth,
幼不学,
Will turn uncouth.
老何为?
A crude jade
玉不琢,
Isn’t finely made;
不成器。
Not learning right,
人不学,
One’ll virtues slight.
不知义。   
Son of man,
为人子,
Mature you can,
方少时,
None you slight,
亲师友,
Learn the rite.
习礼仪。   

初:初始。这里指人初生下来时。
性本善:是说人的天性善良。“人性善”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最先提出的“人性论”观点,与之相反的是荀子主张的“人性恶”观点。尽管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都认为后天的学习、教育,对于人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生性,天性。
习:指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后天的环境、教育不同,所形成的习性、习惯。

苟(gǒu):如果。
乃:于是,就。
迁:迁移,变化。
道:方法。
贵:最宝贵的。这里指重视、注重。
以:在于。
专:专一,始终不懈。

昔:往昔,过去。
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名轲,战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尊其为“亚圣”。
择:选择。
邻:邻居。
处(chǔ):指安家居住。据说孟母为培养孟子,曾三次搬家。开始他家与屠夫为邻,孟子便学玩杀猪的游戏。后来的邻居是专为人操办丧事的吹鼓手,孟子又爱上了吹吹打打。最后孟母将家搬迁到了学堂旁,孟子才开始受到良好学习环境的熏陶影响。
机杼(zhù):织布机上穿引纬线的梭子。孟子有一次逃学回家,孟母非常生气,于是用剪刀剪断了织机上已经织好的布来警示教诲儿子。

窦燕山:五代后周时人,名禹钧。因家居渔阳(今属北京),地处燕山脚下,故号燕山。
义方:指良好的家教。
俱:全都。窦禹钧共育五子,因家教严格、教育有方,五个儿子相继科举登第,名扬于世。
扬:传扬,扬名。

养:生育,供养。
过:过错。
师:老师
惰:懒惰,责任心不强。
子:孩子。
宜:应该。
幼:年幼。
老:年老。
何为:做什么,怎么办。

玉:玉
琢(zhuó):雕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义:道理,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为(wéi):做,成为,作为。
方:正在,当。
亲:亲近,尊敬。

方:当。
亲:亲近。
师:老师。
友:朋友。
习:学习。
礼仪:礼节和仪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今译)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今译)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今译)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今译)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今译)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今译)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今译)玉若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知道仁义道理。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今译)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