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修辞包含语音修辞、语汇修辞、语法修辞、篇章修辞四类。语音方面如押韵、重音、轻声、儿化、拟声等等;语汇方面如关键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语法方面(句子修辞)即句子的组织、句式的选择;篇章修辞如段落和层次、开头和结尾、衔接和过渡、交代和照应。
二、修辞格(常见的修辞)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A、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叫明喻。
B、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连接的,叫暗喻,也叫隐喻。
C、借喻 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比喻除了以上还有:引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否定喻等。用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让道理浅显易懂。注意:比喻必须不是同一类事物,必须有相似点,且要新颖而不落俗套,变深奥为易懂。
例:这些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我们是新世纪的花朵。
秋风横扫着落叶漫天飞舞,我们拍手叫道:“漫天的黄蝴蝶!”
2、比拟
把物当人来写,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它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例:笑了,笑了,你看,我们的到来,让这些花儿笑了。
敌人嗥叫着冲了上来。
我的思想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翱翔着。
3、夸张
言过其实地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的修辞格,叫夸张。
A、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方面言过其实,叫扩大夸张。
例:瞌睡来的时候,眼皮像有几百斤重。
她每天每一点种都要换一套衣服。
B、缩小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方面言过其实,叫缩小夸张。
例:听说他们回来了,我恨不得一步赶回家。
秀秀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鹃生缩小了一半。
C、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同时出现的,叫超前夸张。
问还没有开始,答就已经完成了。
他说,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不能够温暖她冰冷的心。
枪声才刚响,他就已经跑到了终点。
4、借代
借用能替代它的名称来代替它,叫借代。
例:天上的云姿态万千,有“奔马”、有“鲤鱼”、有“山峰”……
5、双关
一句话,兼有两种意思,表面说的是甲义,实际说的是乙义,叫双关。
A、谐音(近音、同音)双关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B、语意双关
例:我的墨水太少了。
眼前太黑了,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么?
6、反语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叫反语。
你的武功不错吗,才几下子就把这张死椅子坐活了。
7、设问——引起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无答,自问自答。
8、反问——增强语气,引人思考。
置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有答,问二不答。
9、拈连
顺势把甲事物的词语拈来连在乙事物的身上,叫拈连。
例:八路在前线革命,地主在家乡革命,而你,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革起命来。
10、仿词
临时仿造一个新的词语,叫仿词。
例:经人劝说,她终于从浅闺回到深闺里去了。
你是家庭主妇,我就是家庭主男。
管它张介石、李介石,只要不是将介石就行。
11、对偶
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对偶。
A、正对 意思相同或目的相似。例:春天繁花遍野,秋天果实满山。
B、反对 意思相反或目的相反。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C、串对 上下句构成承接、假设、因果、条件等关系,是串对。
例: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子。 才饮长沙水,又食乌江鱼。
12、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
例:来的人可多了,有工人,有农民,有警察……
13、层递(也称递进)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按照事物的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顺序排列起来,叫层递。
A、递升 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等顺序一层一层地增加,叫递升。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就这样传开了。
B、递减 和递升相反,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等顺序排列起来,叫递减。例:刚开始时有一大片掌声捧场,不久就只有一小片,再后来才有三五人,到最后连半个掌声也没有了。
14、反复
重复使用词、短语或句子,叫反复。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例:天那!天那!!天那!!!
走啊走,走啊走,终于走出头了!
你站住!你是好汉的就站住!
15、对比
把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叫对比。例:你们都有优点,有的勤劳,有的智慧;你们也有缺点,有的死了未埋,有的埋了未死。
16、通感
感觉相通,叫通感。例:她的声音好甜。灯光亮得冷冰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