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说文》释为“乘”。营:帀居,帀居謂圍繞而居。魄:阴神。河上公注:“营魄,魂魄也”。
     持中守正,元神不散,能做到心思不离于道吗?秉先天气,处事以柔,能像婴儿一样顺应自然,而不妄生事端吗?去除杂念,还原本真,能做到率性单纯吗?治理国家,爱护百姓,能做到绝圣弃智,充分发挥民智民力吗?上达天听,下服民意,能做到以百姓为重,以君为轻吗?道行宇内,湛兮或存,能做到不发号施令,而使百姓自我发展吗?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可概括为四个字,即“身心合一”。意思是:不要因为肉体的欲望而加重心灵的负担,不要因为杂乱的思想而干扰情绪的稳定,也不要因为性格的瑕疵而遮掩头脑的清明。
    人的肉体和心灵是相通的。眼/耳/口/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不停地运转,实时地向大脑传达各种信息。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再结合其特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对以往的和现实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命令身体的各个器官实施相应的动作。
     将“大道”作为唯一的,最高级的指导思想,即“抱一”,使所有的思维建立在合乎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即“致柔”,在“大道”的统驭之下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把所有不符合这个体系的杂乱信息和情绪都摒弃干净,即“无疵”。坚持这样的思维方式,养成固定的习惯,从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慢慢过渡到无意识的自然反应……是一个从“人之道”向“天之道”过渡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先天”,到“后天”,再到“先天”的“身心合一”的过程。

载:句首语气助词,无意义,相当于夫。
营魄:魂魄。
抱一:合一。
抟:集结。
玄览:玄,深黑色,这里指幽深玄妙;览,同鉴,镜子,这里作动词。
天门:一说为耳目口鼻等感官,一说为自然之道,此处依前说。
雌:阴柔之性别,这里指宁静。
知:同智,心智,智慧机巧。
畜(xù):同蓄,养育。
玄德:玄妙幽深的德行。

整篇朗读 
 


第10章 能为第十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精神与形体统一,能永远不分离吗?结聚精气以致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吗?

涤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洗涤心灵之镜,能没有瑕疵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顺应自然吗?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感官自然开启,能不被引诱吗?理事明白通达,能没有成见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创造并养育万物的大道,创造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无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左右万物而不任意宰割,这就是恩泽天下的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