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说明沉稳和沉静为轻率和躁动之根本,不能失去。一切轻率和躁动,都会让人陷于轻浮和不安中,从而失去主宰自我的根本,失去自我。
    圣人善于体道,善于修养自己,因而能做到沉静、沉稳地治理国家。而那些急功近利,急躁冒进,追求事功的君主,纵使拥有万千车辆,也会因为轻率、躁动而导致治国失败。
    一个善于修养自己的人,凡事沉稳而行,从而按部就班地做成事情;内心保持沉静,定力十足,从而在静定中升华出般若智慧,永远不失自我,生命处于一份平和、宁静和怡然中。
    现实永远是浮华和躁动的,总是那么让人急躁不安。那么,如何在烦嚣中保持一份静定,不失自我?只有平衡好自己内心的小宇宙,以不变应万变,让心保持沉静,沉稳而行。只有这样,才能少犯冒失之错,也能让心保持稳定自由,不至于失去生命的航向,失去自我。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个人举止轻浮,不自尊自爱,内心浮躁,患得患失,见异思迁,既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也不会做成事情。而办事稳重,气质沉静的人,也往往让人敬重,给人信任踏实的感觉。而这也是一个人成熟、内敛和智慧的象征。所以,在不失本性的同时,请保持一份必要的“重”和“静”吧!

辎重:古代军队中携带的器械、粮食等物资。
燕处:安居之地。
万乘之主: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
根:根本,本源。
君:中心,主宰。

整篇朗读 
 


第26章 重德第二十六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稳重是飘然的根基,宁静是狂躁的主宰。所以圣人,终日行进而不离载重车辆。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虽有豪华生活,却能超然物外。无奈有一些拥有万辆马车的国主,只知满足自身欲望而轻天下社稷。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因轻浮而失去道德跟本,因狂躁而失去主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