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今译)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今译)作为一个读书求学的人,一开始就要注意顺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要先把朱熹的《小学》学透了,才可接着学“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儒家经典著作 。

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今译)《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今译)《孟子》这本书是被称为亚圣的孟轲所著,属于“四书”,共有7篇,这本书的内容主要谈论如何修养道德,施行仁政等言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51、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今译)写《中庸》的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这是本宣扬“中庸之道”的儒家经典著作。什么是“中庸之道”?“中” 是不偏离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人生处世要不偏不倚、持之以恒守正道。

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今译)写《大学》这本书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书的内容主要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认为: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大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53、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今译)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都弄明白了,这才可以开始读“六经”这些比较深奥的书。

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今译)《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