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九地第十一②

整章朗读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

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

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联络,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布阵也不整齐。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

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

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回答是:先夺取敌人最关心爱护的,这样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用兵之理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

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

在敌国境内进行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越深入敌国腹地,我军军心就越坚固。

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地区掠取粮草,部队给养就有了保障。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要注意休整部队,不要使其过于疲劳,保持土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

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就会宁死不退。

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士卒既能宁死不退,那么他们怎么会不殊死作战呢!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惧,一旦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牢固。

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深入敌境军队就不会离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殊死奋战。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

因此,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

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