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
【译文】孔子在乡亲面前,温和恭顺,象不会说话的人;在宗庙朝廷里,口齿清晰,只是很谨慎。
【译文】上朝时,同下大夫说话,轻松快乐;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在国君面前,恭恭敬敬,仪态安详。
【译文】国君召孔子去接待来宾,孔子表情庄重,脚步迅速;与两旁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很整齐;快速向前时,步伐轻快;来宾走后,必定回报说:“客人走远了。”
【译文】进入朝廷大门时,走路象鞠躬一样,如同无处容身。不在门中间站立,脚不踩门坎。从君主的座位前经过,表情庄严,脚步轻快,说话好象气不足。
【译文】提着衣边上堂,象鞠躬,憋着气象没有呼息一样。出来时,每下一个台阶,神态舒展,心情舒畅。下完台阶,步伐加快,如同长了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显得恭敬谨慎。
【译文】拿着圭时,象鞠躬,如同拿不动。向上举好象作揖,放下来好象交给别人。脸色凝重,战战兢兢,脚步细碎,象沿着一条线走路。献礼时,和颜悦色。便访时,轻松愉快。
【译文】君子不用深红色做衣边,红色紫色不可做内衣。夏天,穿单衣,外出必套外套。黑色内衣,配黑色的外套;白色的内衣,配黄色外套;黄色的内衣,配黄色外套。内衣较长,右袖较短。
【译文】一定要有睡衣,长一身半。坐垫要厚。丧事结束后,无所不佩。不是正式场合的衣服,一定要裁边。吊丧时不穿黑衣、不戴黑帽。每月初一,必穿朝服去朝见。
【译文】斋戒沐浴时,必有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改变住处。
【译文】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
【译文】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译文】参加国家的祭典,分得的祭肉不留过夜;家里的祭肉,不留过三日。过了三日,就不吃了。
【译文】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说话。
【译文】即使是粗茶淡饭,饭前也要祭一祭,象斋戒一样严肃。
【译文】坐席没摆正,不坐。
【译文】乡亲们的饮酒仪式结束时,要等老人出去后,才能出去。
【译文】乡亲们举行驱鬼仪式时,要穿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译文】托人给外国的朋友送礼时,一定拜两次送行。
【译文】季康子送药,孔子拜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译文】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译文】君主赐的食物,孔子一定要摆正先尝;君主赐的鲜肉,一定要煮熟供奉祖先;君主赐的活物,一定要养起来。陪君主吃饭,君主祭祀时,自己先尝。
【译文】孔子生病,君主来探问,孔子面朝东迎接,盖着朝服,拖着带子。
【译文】君主召见时,不等车备好,自己就步行而去。
【译文】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
【译文】朋友死了,没人办丧事,孔子说:“我来办。”
【译文】朋友的赠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不拜。
【译文】睡觉时不要直挺着象死人,在家闲住时不要象正式场合那样严肃。
【译文】见穿丧服的人,即使再亲密,也一定要严肃;见穿官服的人和盲人,即使再熟悉,也一定要有礼貌;在车上遇到送殡的人,一定身体前倾表示同情,遇见背负版图的人也一样;在重大宴席上,一定表情严肃致谢;遇到打响雷、刮大风,一定表情严肃表示对天的敬畏。
【译文】上车时,一定先站直,然后拉着扶手上车,在车中,不回头,不急切说话,不指指划划。
【译文】孔子郊游,看见野鸡飞翔一阵后停在树上,孔子神情一变,说:“山脊上的野鸡啊,时运好啊!时运好!”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长叫几声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