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来照明

光来照明。形容夜以继日的工作或学习。

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第二一四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贬义。

改弦更张

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改弦易辙

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甘之如饴

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把它看得像糖一样甜。比喻乐意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勇于承担最大的牺牲。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肝胆相照

比喻以真心相见。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感同身受

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刚愎bì自用

刚,强硬;愎,任性;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刚正不阿ē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歌功颂德

颂扬功绩和德行。《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元?陆文圭《〈词源〉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革故鼎新

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隔靴搔痒

在靴子外面搔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也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

各行其是

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各有千秋

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各执一词

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耿耿于怀

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也形容心存怨恨。

公序良俗

民法典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指的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功败垂成

垂,接近。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功亏一篑

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勾心斗角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

狗尾续貂

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孤芳自赏

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孤家寡人

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沽名钓誉

沽,买;钓,骗取。故意做出或用某种手段以骗取名誉。

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蛊惑人心

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故步自封

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故弄玄虚

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顾影自怜

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瓜田李下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原诗字面的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意思是让人们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避免嫌疑。而瓜田李下就是指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管窥蠡测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原话表面的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天,用瓠瓢量海水。它的引申义是:目光短浅,眼光狭小,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都很肤浅。类似“坐井观天”的意思。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光风霁jì月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为政清廉和人品清朗、坦荡。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光怪陆离

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鬼斧神工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也说“神工鬼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鬼使神差

使、差,派遣,指使。比喻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

过江之鲫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

过眼云烟

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过犹不及

犹,如、同;不及,赶不上。过头了同不及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