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
    老子所说的一、二、三,并不是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从多元论的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的宇宙观,这是值得称道的。此外,老子还讲了柔弱退守是处事的最高原则,谦受益,满招损,这也合乎辩证之道。
    为什么说道生一?道的概念在前,道的存在在前,道中产生了万物与万象。物象多种多样,多种多样的物象却具有统一性、完整性、整合性、相同的道性。道与一之间是有一个多字存在的,没有多也就没有一的命名,没有对于多的感受也就没有对于一的寻找。正如此前讲过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多与一也是相生相形相通的。
     一生二,就是从整体中产生相反相成的事物或概念,即有无、阴阳、乾坤、天地等。这两方面相交、相和、相激荡、相补充,便产生了第三个方面。于是,万物万象源源不绝,生而不绝,灭而不绝,一而多,多而一,万象归一,九九归一,大道永远。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说的是“一生二”,而不是一分为二。一生二,是从一中派生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原来的一可能仍然存在。一分为二,则是指一分裂成了互相对立乃至不共戴天的二,有了二以后,一就不复存在了。一分为二,强调的是斗争,一生二,强调的是和谐。
    “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老子讲得有力度、很重、很直白、很露骨也很强烈,表现出他对于强梁者的愤怒。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讲万物皆有阴阳的两个方面,都是又背又抱。冲气以为和,这里有老子对于物质与精神、现象与本质的观念。气是无影无形的,变化无方,气与气相交合,才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到万物。
   “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事例很多。如父母溺爱子女,适成其害;严格要求与批评责备,才是真正的增而益之。天花乱坠地为自己添彩,结果往往会降低自己的威望;实事求是地自我批评,表面上看是贬损了自己,其实是增益了自己的影响。

一: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老子以此代表道的绝对无偶。
二:指阴、阳二气。
三:由阴阳而成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形容事物的多数,即生成的万物。
阴:与阳相对的构成事物的一面。
阳:与阴相对的构成事物的另一面。
冲:冲突,交融。
孤、寡、不谷:古时君王自称的谦词。
损:减损。
教父:教育的根本思想。

整篇朗读 
 


第42章 道化第四十二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自然生就阴阳未判一气混元,一气混元激活了时间与空间,在时间与空间中产生了能量,能量的互相转换产生了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都有负阴而抱阳的特性,阴阳互动是走向和谐的根本。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侯王以为称。

人们所厌恶的,莫过于“孤”、“寡”、“不谷” ,而侯王却把它作为自己的称谓。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因此万物或是因为减损反而获得增加,或是因为增加反而导致减损。

故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前人的谆谆教导,我们也用来教育后人。

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教父 。

努力培养栋梁之才的人精神是不死的,我们将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