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是求取外在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积累得愈多,私欲妄见也愈多。为道,即体悟事物的本质或运动规律,它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直观体悟和理性思考。它可以使人去除私欲妄见,日渐返璞归真,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个极富智慧的命题。它从哲学高度论证了“无为”的社会意义,把“无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从表面上看,“无为”是一种后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却在于避开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占据主动,实现“无不为”。连向来提倡“有为”的孔子也曾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意思是,自己不做什么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端坐在王位上罢了。
更深一层讲,本章是在讲“减法”。多数人都追求加法,其实很多时候,减法比加法更加明智,更有必要,也更有益。事实上,人的一生,是创造和获取、累积和发展知识、能力、经验、财富、地位、成绩与影响力的过程,是做加法的过程;但也同样是做减法的过程,要减少幼稚、贪欲、妄想、计较和不切实际……
没有减法就没有大道。做人、做事、为文、施政,都要减了又减。减成无为了,再也不做任何无聊的、不智的、不良的与无效的事情了,你的境界当然高于常人很多。你至少会高雅一些、从容一些、沉稳一些,于是,就能做好各种有意义的、合乎大道的事情。
俗话说,画蛇添足、越描越黑、越帮越忙、废话连篇。可见,滥用加法,不讲减法,是很可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家里添置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就是不肯俭省,必然会弄得自家既混乱又肮脏。
为道日损,是一个警句,是一个亮点,是一个智者的微笑,是一个高峰。要知道,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事也无涯。如果只知为学日益,最多变成一个存储知识的U盘,甚至连一张刻有百科全书的光盘也不如。有所放弃,有所不为,你才能变得更平和、更雍容、更沉着,也更智慧,你的人生才更有希望。
日益:日进,一天天长进。
损:减损。
取:取得。
无事:无为。
有事:有为,强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