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与生命、财富与生命、得名享利与保命全身,哪些更重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生命最宝贵,为前者而丢弃后者是得不偿失的。这个道理无人不懂,可惜大多数人都不免沾染私欲与贪婪的恶习,一到关键时刻,名利心一重,就忘乎所以,不由得走错了路。
    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一个生命观的问题。吝惜生命绝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说人要珍惜自身的价值与尊严,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了这个极限,必然走向反面。
    所以,老子告诫人们说: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聚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对于名利和财富,只要能够知道满足,顺其自然,不贪婪,那么自然不会有什么耻辱和失败;只要能够懂得适可而止,不为己甚,那么也就不会走向灭亡,自然也就会保持长久而不败了。
    然而,贪欲的力量很大,浅薄的习俗也难以打破,愚蠢的脑筋更不易扭转过来。因而,人生总难以摆脱冲一冲、试一试、争取一下的冲动。因此,最终损失的不光是物质,还有人的精神和品格。
    在老子看来,每个人都可以舒舒服服、自自然然地生活,却往往由于贪欲,由于一心要“为”、要“言”而毁了自己。贪欲像木马病毒,如果不对其加以防护、扫描、杀毒、隔离,而任其自由进入电脑系统,就必然会导致整个电脑系统的崩溃。
    总之,人生之旅是一个由多方面的相关追求构成的系统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保持身心调适,不屈从于欲望和名利的逼迫而淡泊地行进是极其必要的。

货:财富。
得:指得到名利。
甚爱:过分地爱名利。
厚亡:致惨重的损失。
殆:危害。

整篇朗读 
 


第44章 立戒第四十四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虚名与生命哪样更亲?生命与利益哪样贵重?贪得名利与放弃生命哪样是病态?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于爱惜虚名必定大费其神。过于收敛财物必定大伤其身。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道满足便不会受辱,适可而止便不会遭殃,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