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层层衬染,极力蓄势,造成人物形象的张势。司马迁在文中极尽渲染之能事,层层蓄势,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势为己用之睿智:为国纾难,利用国际舆论,借使秦负曲之势,奉璧至秦;秦王得璧不偿城,相如以“璧有瑕,请指示王”诓得玉璧后,抓住秦王贪婪的弱点,欲以璧击柱,借“秦恐璧破”之势威胁秦王;抓住秦国二十余君“不坚明约束”之过,借理在我方之势,使人怀璧归赵;渑池之会,借“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就范,为一击缶;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之势,迫使秦不敢动武。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行文至此,司马迁笔势陡转: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蔺相如竟对无理取闹的廉颇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愧。当门客要离开他时,才袒露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相如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24.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名。
25.奏:进献。
26.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27.偿赵城: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
28.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29.却立:倒退几步立定。
30.怒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其愤怒。
31.负:倚仗。
32.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古代平民只穿麻衣、葛布,故称布衣。
33.逆:拂逆,触犯。
34.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叫做斋戒。
35.书:指赵王的复信。
36.庭:同“廷”,朝堂。
37.严:尊重,敬畏。
38.修敬:致敬。
39.列观(guàn):一般的台观,指章台。不在朝堂接见,说明秦对赵使的不尊重。
40.急:逼迫。
41.睨(nì):斜视。
42.辞谢:婉言道歉。
43.固请:坚决请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
44.有司:职有专司的官吏。
45.案图:查明地图。案,同“按”。
46.都:城邑。
47.特:只,只是。
48.详为:假装做。详,同“佯”,假装。
49.共传:等于说公认。
50.设九宾:一种外交上最隆重的仪式。有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宾,同“傧”。
51.舍:安置。
52.广成传(zhuàn):广成,宾馆名。传,传舍,宾馆。
53.衣(yì)褐:穿着粗麻布短衣,指化装成平民百姓。
54.径道: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