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再次强调了无为而治,不能勉强有为的道理。只有顺道而行,顺其自然,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相反,如果勉强为之,就是背道而驰,必然招致失败灭亡。
天下万物,相反相成,只有适其性,顺其道,才能适其时,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无为之治。
天下万物,皆有所属,有其本末始终,有其局限性;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有其度其分,不能过度过分,否则就失去了平衡,要讲分寸。
老子所说的“为则败之”,并不是要人真正被动地无所事事,守株待兔地等待时机,不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审时度势,适时出击,这样才能使之前所有的努力产生效果,自然而然地成功,而不是徒劳地勉强为之。
取:为、治理。
为:指有为,勉强而为。
不得己:达不到、得不到。
无为:顺应自然,不勉强为之。
嘘:轻声和缓地吐气。
载:载,安稳。
隳(huī):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