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再次强调了无为而治,不能勉强有为的道理。只有顺道而行,顺其自然,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相反,如果勉强为之,就是背道而驰,必然招致失败灭亡。
    天下万物,相反相成,只有适其性,顺其道,才能适其时,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无为之治。
    天下万物,皆有所属,有其本末始终,有其局限性;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有其度其分,不能过度过分,否则就失去了平衡,要讲分寸。
    老子所说的“为则败之”,并不是要人真正被动地无所事事,守株待兔地等待时机,不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审时度势,适时出击,这样才能使之前所有的努力产生效果,自然而然地成功,而不是徒劳地勉强为之。

取:为、治理。
为:指有为,勉强而为。
不得己:达不到、得不到。
无为:顺应自然,不勉强为之。
嘘:轻声和缓地吐气。
载:载,安稳。
隳(huī):危险。

整篇朗读 
 


第29章 无为第二十九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将征服天下定为人生的目标,我预见他不可能获得成功。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世界是神圣的,不可能让人为所欲为。为所欲为者必败,执迷不悟者必失。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万物有独行的也有群随的,有热血的也有冷血的,有强大的也有羸弱的,有天上飞的也有水中游的。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所以圣人去除一切极端的念想,去除一切不切实际的奢望,去除一切过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