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讲治国的道理。其中,“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句大大有名,传颂甚广。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煎鱼喻治国。“烹小鲜”就是煎小鱼,小鱼很鲜嫩,用刀乱切或在锅里频频搅动,肉就碎了。这提醒执政者,治理国家也要像煎小鱼那样,切莫常常折腾。
此外,这一章还讲到了鬼神,但这并不是说老子是有神论者。其实,老子并不相信鬼神。这里是说,鬼神都不伤害人,治理国家的执政者,就更不能够伤害、烦扰人民了。
这段话流传极广,几千年来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家们。这段话从治国为政的角度来说,从“无为而治”的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的见解。无为而治的思想,是老子无为的主张在政治上的运用。老子很看重“无为”,提出“为无为”,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反复说明这个道理,多方运用这个道理,这是它的“道法自然”的见解的发挥。它把这个道理运用在治国为政一方面,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就不需要再用宗教来辅助政治而谋之于鬼,于是鬼神无灵了。鬼神不再有任何作为,是为政的人“无为”的结果,符合于“道法自然”的无为的规律。
确实是这样,这段话还指出了为政的关键所在,即安静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降临。要保证国家的稳定,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左右国家政治。老子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荡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之效。如此,则一切外在的力量,都不至于导致祸难的发生。
小鲜:小鱼。
莅:临,这里引申为治理。
不神:不起作用,不灵验,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