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说明凡事有时有度,不能勉强,欲速则不达,而应顺其自然。有道之士,凡事执道而行,审时度势,待机而动,所以总能一举成功。
    踮起脚跟,反而站不稳,迈起大步走,反而走不远。老子以此比喻事物都有自身发展规律,半点不由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人力量也无从改变,只能顺从相时而动。否则,本想事半功倍却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适得其反。
    相对于浩渺的宇宙,不仅个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极其有限,而且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你又有什么资格自以为是呢?没有。自信可以,为了专心致志地前行;自我可以,为了不失自我。但最不可以的是骄傲——它会招人厌妒,为自己树敌,也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都有虚荣心和功利上进心,好高争先,都想在竞争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急功近利,积极展示自己,急于把自己尽快地推销出去,所以争着抢着展示自己,恃才冒进,张扬自己,甚至不择手段。岂不知,这样积极的结果也许适得其反。真正的聪明人是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才出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试想,一个虚荣心强烈,处处争锋争先,不肯退让,不肯吃亏,盛气凌人,总想在人前抢尽风头的人,怎么会不招致别人的厌恶呢?针对他的羡慕忌妒恨,也由此产生了。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

企:踮起脚跟。
跨:跃,阔步而行。
余食:残羹冷饭。
赘形:因饱食而长出的多余的肉。

整篇朗读 
 


第24章 苦恩第二十四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脚不粘地不晓立者感受,骑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我成见不能明白事理,自以为是不能彰显智慧,自我蛮干只能无功而返,自恃圣贤不能成为首领。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样的人如果混入道中,必然犯余食赘行的毛病。有人或许厌恶这种观点,但得道者会超越这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