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对《德经》三十八章以来的一个小结,讲的是“道”的原则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具体运用。老子说,“道”的原则有三条,就是:“慈”,即爱心加上同情心;“俭”,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妄为;“不敢为天下先”,即“谦让”、“不争”。执政者若能善用这三条原则,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则,便会自取灭亡。
本章包括两层内容:一是讲“道”的伟大,二是讲法宝的妙用。这两层前后呼应,有内在联系。天下人都说“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这个伟大的“道”给人们什么护身的法宝呢?那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无为”的另一种表述,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守柔曰强”,“清静为天下正”,“牝常以静胜牡”等内容,无不包含在“慈”中。“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用“慈”进攻可以得胜,退守则可以巩固。所以,老子才说,如果上天要救护谁,就用“慈”来保护他。
“俭”的内涵有两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它与“治人事天,莫若啬”中的“啬”,有着相同的含义。它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
“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两层涵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前面讲到的“大邦者下流”、“善下”,都指不为天下先的意思。这符合于“道”的原则。
总之,“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老子身处战乱时代,目睹了太多的暴力场面,深深地感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加以阐述和发扬。
我道:即道,我们的道。“我”不是老子自称。
肖:像,这里引申为不像任何东西,即无形。
器长:万物的首领。器,万物。
且:取。